六大專業機構聯合發布的《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2018發布日期:(2018-10-16) 點擊次數:3213 |
|
2018年7月17日,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食品衛生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營養與健康分會、食品與營養科學傳播聯盟等食品、營養、健康傳播領域的六家專業機構在專家討論的基礎上,聯合發布了《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以配合《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的“減糖”倡導,幫助公眾更全面了解甜味劑,并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 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鐘凱博士表示,人對甜味的喜好是與生俱來的,嬰兒出生第一天就會在嘗到甜味后露出笑容。如何既能滿足對甜味的喜好,又不過多攝入糖,特別是對于需要控制糖攝入的人群,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甜味劑作為賦予食品以甜味的食品添加劑,為這些人群提供了一種可行的選擇。因甜度高、能量低或不含能量、工藝性能穩定、安全性高等特點,甜味劑在過去100多年間在許多國家和地區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于食品和飲料。
如需控糖、減糖 合理使用甜味劑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目前全球廣泛使用的甜味劑有數十種,包括天然來源的和人工合成的。我國批準使用的二十種,都是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和地區所批準使用的甜味劑,如阿斯巴甜、安賽蜜、糖精和甜蜜素等,都有長期安全使用的歷史。 與蔗糖、果葡糖漿等添加糖相比,甜味劑具備以下特點: 第一,甜度高。大多數甜味劑的甜度相當于蔗糖的數十至數千倍不等,因此只需極少的量就能獲得適宜的甜度。 第二,能量低。甜味劑通常不提供能量或只提供較少的能量,人們在享受甜味的同時可明顯減少能量攝入。同時由于它的血糖反應小,因此可供糖尿病患者及糖功能調節受損者食用。 第三,甜味劑可以減少因糖攝入帶來的齲齒風險。 此外,甜味劑的水溶性和加工穩定性好,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方便。 目前,市場上有很多使用甜味劑的低糖、無糖食品和飲料,為需要減糖和控糖的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選擇。建議消費者在購買之前閱讀食品標簽,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對于糖尿病患者,應根據醫生的建議進行選擇。
甜味劑在食品行業應用廣泛 甜味劑是食品添加劑中的一個類別。在過去的100多年間,甜味劑已經被廣泛應用于面包、糕點、餅干、飲料、調味品等眾多日常食品和飲料中。 使用甜味劑能顯著減少食物和飲料中的能量,有時甚至可以做到無能量。需要注意的是,低糖、無糖食品飲料中可能會有其他能量來源,所以“無糖”并不一定“無能量”。食品或飲料的能量含量,消費者可以通過閱讀產品標簽上的營養成分表了解。 我國是甜味劑生產和出口大國,主要品種包括糖醇類,例如木糖醇、麥芽糖醇、赤蘚糖醇等;高倍甜味劑,例如甜蜜素、糖精(鈉)、阿斯巴甜、安賽蜜、三氯蔗糖;以及天然甜味劑,例如甜菊糖苷、羅漢果甜苷等,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的選擇。
按規定使用甜味劑是安全的 甜味劑在美國、歐盟及中國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廣泛使用,有的品種使用歷史已長達100多年。甜味劑的安全性已得到國際食品安全機構的肯定,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歐盟食品安全局、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澳大利亞新西蘭食品標準局、加拿大衛生部等機構對所批準使用的甜味劑的科學評估結論均是:按照相關法規標準使用甜味劑,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 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GB2760-2014)對允許使用的甜味劑品種以及使用范圍和最大使用量都有具體規定。這些規定都是基于嚴格的科學風險評估結果制定的。按標準使用甜味劑,是有安全保障的。 為積極響應《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和“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動”中關于“三減三健”專項行動的倡議,《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建議消費者培養吃動平衡的生活方式,提升健康素養,根據自身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食品;并號召學界和媒體積極開展科學傳播,幫助公眾全面了解甜味劑;同時,還倡導食品生產企業通過創新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元化的產品。最后,“共識”倡議全社會共同行動起來,響應“三減”倡議,促進公眾健康水平的提高。 《食品甜味劑科學共識》由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中華預防醫學會食品衛生分會、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食品營養與健康分會、食品與營養科學傳播聯盟,共六家專業機構基于相關科學依據,聯合制定并發布。
附錄:常見甜味劑介紹
01 甜菊糖苷(甜菊糖、甜葉菊苷) 甜菊糖苷是從物甜葉菊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劑,甜度約為蔗糖的200倍,味道非常接近蔗糖。甜葉菊的應用在南美洲已經有幾百年歷史,如今它在中國、巴西、阿根廷、巴拉圭、印度和韓國廣泛種植。甜菊糖苷常用于飲料(調味水、果汁、茶、汽水等)、烘焙食品(糕點、谷物棒、餅干等)、酸奶、調味醬(沙拉醬、果醬/果凍等)、甜點和糖果(冰淇淋、巧克力、硬糖等)中,它也常用于餐桌代糖。 甜菊糖苷的熱量約為蔗糖的1/3000,且不參與人體代謝,因而可供糖尿病、肥胖癥、心血管病患者食用。
02 羅漢果甜苷(羅漢果提取物) 羅漢果是原產于中國的藤本植物,羅漢果甜苷是從羅漢果果實中提取的天然甜味劑,甜度約為蔗糖的240倍。中國民間用羅漢果泡水或加入糕點已有千百年的歷史,羅漢果也是我國首批批準的藥食兩用物質之一。 目前羅漢果糖苷已經廣泛應用于飲料(加味水、果汁、茶、蘇打水等)、烘焙食品(糕點、谷物棒、餅干等)、酸奶、調味醬 (沙拉醬、果醬或凝膠劑等)、甜點及糖果(冰淇淋、巧克力、硬糖等)中。
03 糖醇類甜味劑 糖醇類甜味劑是糖的衍生物,目前已開發包括山梨糖醇、甘露糖醇、麥芽糖醇、乳糖醇、木糖醇等不同產品,其甜度約為蔗糖的25%到100%。糖醇類甜味劑提供的能量比糖少,不會導致明顯血糖反應,且可以顯著降低蛀牙風險,主要用來增加無糖糖果、餅干和口香糖的甜味。
04 阿斯巴甜(甜味素、APM) 阿斯巴甜的甜度約為蔗糖的150~200倍,其提供的能量極少。30多年來,全球100多個國家銷售的6000多種產品使用它作為甜味劑,例如飲料、甜點、糖果、乳制品、谷類食物、水果罐頭、冰激凌、營養棒等,種類繁多。 阿斯巴甜可在人體內分解成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和微量甲醇,這些成分均天然存在于食物中,包括水果,蔬菜,肉類和蛋類;加泻币娺z傳病——苯丙酮尿癥的患者不能代謝苯丙氨酸,因此添加了阿斯巴甜的食品和飲料的標簽上會提示消費者該產品含苯丙氨酸。
05 安賽蜜(AK糖) 安賽蜜是一種無熱量甜味劑,其甜度約為蔗糖的200倍,且口味適宜。自1988年以來,安賽蜜被廣泛應用于糖果、烘焙食品、冷凍點心、飲料、混合甜品以及餐桌甜味劑等食品中。 它不僅可單獨作甜味劑使用,且能與其他甜味劑搭配作用,提高甜度并改善產品風味。安賽蜜在人體中不參與代謝,且很快被排出,因此常被用來生產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甜食。
06 三氯蔗糖(蔗糖素) 三氯蔗糖是一種口感類似蔗糖的甜味劑,其甜度約為蔗糖600倍。三氯蔗糖不參與人體代謝,不提供能量,可供糖尿病患者食用。三氯蔗糖廣泛應用于罐頭、醬菜、焙烤食品、果汁(味)型飲料、調制乳以及風味發酵乳等食品加工。
07 甜蜜素 甜蜜素的甜度約為蔗糖的30 倍。它幾乎不參與人體代謝,且不提供能量。甜蜜素比較適宜用于風味飲料、果汁、汽水、罐頭、醬菜、餅干、果脯等,常與糖精搭配使用。
08 糖精鈉(糖精、可溶性糖精) 糖精鈉自1879年以來一直被廣泛使用,是使用歷史最長的甜味劑。其甜度約為蔗糖的200~500倍。糖精鈉不提供能量,不參與人體代謝。糖精鈉常被用來生產糖尿病患者食用的甜食,以及加工飲料、果凍、冰棍等。
09 紐甜 紐甜是阿斯巴甜的衍生物,攝入人體后不會分解出苯丙氨酸,因此可供苯丙酮尿癥患者食用。紐甜的甜度約為蔗糖的8000 倍。由于其甜度太高,單獨使用不易稱量,因此常與其他甜味劑搭配使用,廣泛用于飲料、乳制品、焙烤食品、口香糖、冰淇淋、餐桌甜味劑等食品的生產中。
本文轉載自:中華預防醫學會健康傳播分會,感謝分享!
|
|
上一篇:堅守營養初心,助推營養發展——力邦營養參加第14屆全國營養科學大會記 | 下一篇:HMB鈣在食品中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