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互聯網+”、“大健康”時代下的營養行業發展發布日期:(2016-8-31) 點擊次數:4503 |
|
據統計,2015年中國藥品市場規模約為1.4萬億元人民幣,如按照歐美國家的水平可推算出國內該年度腸內營養的市場規模應該達到2240億元。這僅僅是院內(治療期)市場容量,考慮到院外(康復期)營養制劑需求約為院內的兩三倍,總體規模預計可達6000億-10000億元。
而目前包括國外品牌在內的整個國內腸內營養市場的規模還不到100億元人民幣,可見該市場有巨大的潛力和發展空間。目前,因醫用食品行業的相關政策并沒有出臺,導致民族品牌在夾縫中求生存,市場份額不夠大。但2016年7月1日將正式實施《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注冊管理辦法》,這意味著民族品牌將會迎來市場井噴期,預示著腸內營養行業的春天已經到來。
作為國內從事疾病腸內營養制劑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為一體的專業化高新科技企業——西安力邦臨床營養股份有限公司,旗下擁有“立適康”和“康復快”兩大核心品牌。其中,“立適康”已成為中國臨床營養領域的知名品牌,“康復快”品牌專注于打造國內關于患者康復營養的醫患交互平臺。作為國內腸內營養制劑的制作者,力邦應該也必須在市場開拓、銷售模式方面起到帶頭作用。
那么營養行業的發展出路在哪里呢?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民生熱點已成為大眾主要關注的對象,在2015年國家先后提出了“健康中國”、“互聯網+”等概念,國內的營養行業開始蓬勃發展。如何將“互聯網+營養”打造成營養行業發展主流?提升企業競爭力,保持持續創新最終成為打造健康中國不可或缺的因素。作為國內臨床營養公司也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力邦人將為了大眾的健康進一步研究與探索、奉獻力量。
健康中國
“加強重大疾病防控,積極發展中醫藥和民族醫藥事業,推進計劃生育服務管理改革,健康是群眾的基本需求,我們要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打造健康中國,緊抓市場商機,讓大健康產業全面推進”。
互聯網+
“制定‘互聯網+’行動計劃,推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與現代制造業結合,促進電子商務、工業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引導互聯網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在當前中國“互聯網+”的全部條件下,隨著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技術進一步發展,使互聯網更容易成為最現代化、最高效的交易操作平臺,從而使公共互聯網向產業互聯網發展。新興的營養行業與電子商務平臺的完美結合,將是營養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也將為企業開拓更廣闊的市場。
“互聯網+”三大模式
從當前營養行業“互聯網+”具體模式來看,主要是有“淘寶模式”+“微商模式”。實際上中國已有部分營養企業在很早以前就走上了這兩種模式,從而真正地進入行業與電子商務結合的道路。該模式主要分為三種:一是傭金差價經銷模式;二是淘寶開店出售模式;三是品牌直銷模式。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淘寶模式產生的銷售最大,但經銷模式與直銷模式的潛力也是極大的。
“互聯網+”的困惑
由于“互聯網+”的發展,力邦臨床營養公司“互聯網+營養電子商務”模式也在如火如荼的嘗試,但在目前國內營養市場中力邦公司遇到了諸多的困難。
1、商品質量監督缺失
電子商務市場開始以來,在淘寶的線上交易都出現了很多假冒偽劣商品,這些假冒劣質品嚴重影響立適康的銷售,這個就需要買賣雙方建立誠信交易,網上交易平臺加強管理以及國家推出健全相關監督機制。
2、線下市場價格與發展遭遇挑戰
產品線上、線下市場的價格差別影響了線下產品的正常銷售,以至于線下經銷商發展困難,立適康產品的正常交易價格收到沖擊,從而導致了企業利潤大幅下滑。這樣的局面下,使得電子商務的交易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未來的發展仍需依賴市場的凈化規范與國家對營養行業的監管。關于營養行業如何推行“互聯網+營養”,還需要不斷地深入探討,逐步實踐。
雖然面臨很多困難,只要發展方向正確,相信營養行業將會蓬勃發展,力邦營養的春天終將會到來。
|
|
上一篇:原材料瘋漲引發大面積停產,再不減負實體行業就完蛋了 | 下一篇:健康產業趨勢 |